這是30年前,家裡的立式冷凍櫃壞了,已過保固期限,
在美國找電器修理工,一來貴也難找,
就算找得到也要等好幾天。
在這個有「動手」文化的美國,
把大冰箱送去修理站,
像承認自己動手方面的「無能」。
再者,
剛過保固期沒多久的冰箱就淘汰換新,
相當不環保,實在說不過去。
心想好歹自己大學唸電機,
在美國完成電機博士,
現職科技公司設計半導體,
如果連冰箱都還要叫人來修,
自己都覺得汗顏。
 
但是從經濟學「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角度,
我的產值(收入)高於修理工人,
用我的時間來修冰箱是不划算地
更何況,我從來沒有修過冰箱。
是否能修好,一點把握也沒有。
(擔心修不好很丟臉才是重點,哈)
 
面對看起來還新的大冰櫃,是該找人修或換新機?
有點兩難。
想起之前逛市立圖書館,
看到有很多家用電器的修理手冊。
曾經好奇翻翻看修理手冊寫什麼,
哇,有電氣的結構爆炸圖,電路圖等等,
甚至還有故障排除的流程方法.
 
好吧,不找人修也不換新機。
自己來修!
 
於是到圖書館借到同機型的修理手冊,
硬著頭皮來修理看看吧。
依照修理手冊,從拆開冰箱後背開始,
對照電路圖按圖索驥,探索冰箱內部,
感覺像是紙上談兵(電子電路學)多年,
第一次上戰場去作戰(冰箱)的戰戰兢兢.
依照修理手冊,逐一拆零件測試,
弄得手髒髒黑黑地,感覺自己是個「黑手」.
我這位菜鳥「黑手」在修理過程中,
開始回想傳統主流教育中,
對黑手精神有一些誤解.
誤以為很髒的工作就是愚蠢的內容.
 
事實上,一位黑手修理機械過程,
如何診斷出問題在哪裡?
需要很多思考與觀察,
例如,
修理手冊「排除法」來診斷問題所在,
如何依序用電表測試可拆下的零組件,
乍看之下,像是嘗試錯誤,
但隱含很多的經驗與智慧。
 
 
感謝修理手冊的智慧指引,
判斷…應該是「繼電器」壞了,
幾天後,換上新訂購的「繼電器」,
有點期待又緊張的開啟冰箱電源...